Details show
5年,两个特殊的节点,一段有趣的过程。
从2013年上半年,到2018年上半年,每半年一步的跬步,致远为五年一次的飞跃。随着时光的流逝,原本不易察觉的渐变,竟然累加、阶乘出令人惊叹的巨变。再回首,中国烟草市场已然面目全非。
大盘、结构、格局、典型产品、品类,一起回顾这五年……
零、几个定义
1、老品:2013年上半年有销量,2018年上半年有销量。延续在销。
2、新品:2013年上半年无销量,2018年上半年有销量。期间上市。
3、藏品:2013年上半年有销量,2018年上半年无销量。中途退市。
4、闪品:2013年上半年无销量,2018年上半年无销量,但期间有销量。
5、销量:烟草公司销量,而非零售终端销量。
一、大盘
1、销量
2013年上半年,全国卷烟销量2664.7万箱。
2018年上半年,全国卷烟销量2513.1万箱。
五年来,半年销量下降151.7万箱,降幅5.69%。
2、平均批发价
2013年上半年,全国卷烟平均批发价101元/条。
2018年上半年,全国卷烟平均批发价132元/条。
五年来,半年平均批发价增加30元/条,增幅29.88%。
考虑提税顺价,将2013年上半年批发价乘以1.06,则增幅为22.53%。
稍微变少了,明显变贵了。
二、结构
各个价位段的销量占比如图所示。
以腰线为分界,10元档及以上占比全部上升,7元档及以下占比全部下降。
15元档增加得最多,5元档减少得最多。
五年来,身边烟民的口粮档次提升了不少。
三、格局
1、在销规格数
2013年上半年,有968款烟在售;2018年上半年,有1167款烟在售。
但实际情况并非“增加了1167-968=199款”这么简单。
五年来延续在销的老品只有578款,而390款藏品悄然退市,589款新品荣耀登场,另外还有130款闪品在这期间玩了一把“快闪”,格局如下图。
倘若从2013年上半年穿越来今天,会发现四成以上的品种突然找不到了,而市面上一半以上的品种见所未见。
2、增长的老品
销量大盘是下行的,保持延续在销已属不易,要实现销量逆势增长,更是难上加难。
从增量最多的利群(新版)【从2013年上半年的52.20万箱增加到2018年上半年的93.23万箱】,到增量最少的龙凤呈祥(喜庆珍品)【从0.0328箱增加到0.036箱】,一共只有145款老品销量增长。它们的总量从785.21万箱增加到1129.21万箱,平均每款的增量是2.73万箱。2.73万箱,大概是老品贵烟(喜)或真龙(祥云)的增量。
3、减少的老品
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578款老品有145款增长,则有433款减少。
从减量最多的黄山(硬一品)【从2013年上半年的48.21万箱减少到2018年上半年的4.11万箱】,到减量最少的红玫王(硬)【从0.4396箱减少到0.048箱】,433款老品的总量从1790.91万箱减少到966.36万箱,平均每款的减量是1.90万箱。1.90万箱,大概是老品娇子(硬龙凤珍品)或七匹狼(鸿福)的减量。
4、爆发的新品
大盘下行,遂以新品问路。五年来陆续登场且坚持到2018年上半年还有销量的新品,多达589款。
从销量最多的黄山(新一品)【2018年上半年21.14万箱】,到销量最少的七匹狼(通仙境)【0.0112箱】,这589款新品合力砍下417.49万箱的半年数据,平均销量7088箱。7088箱,大概是新品土楼(1575)或双喜(莲香)的表现。
另,589款新品里,2018年上半年销量10万箱+的有5款,销量1万箱+的有90款(含10万+),有110款的销量不足百箱。
5、退出的藏品
共有390款藏品。
从销量最多的红旗渠(软银河之光)【2013年上半年12.32万箱】,到销量最少的黄山(红万里)【0.0024箱】,这390款藏品2013年上半年还在售的时候,半年销量合计是88.61万箱。
当时半年销量10万箱+的有1款,销量1万箱+的有19款(含10万+),其中多为结构偏低的品种。但批发价高达256.62元/条的黄鹤楼(硬满天星)从1.02万箱清零,略为意外。
6、期间来过的闪品
共有130款闪品。
倘若只看2013年上半年、和2018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,你觉察不到这130款闪品的存在——它们只在2013年下半年到2017年下半年之间的某个时间段来过。
闪品有两大类,一是陈年规格的零星扫尾,二是新规格的“快闪”。
下图列举一部分“快闪”的新规格。只要能服务到品牌的发展,快速测试、快速迭代的“快闪”是一件好事情。
四、典型产品
1、南京(炫赫门)
2013年上半年的炫赫门,半年销量仅2.21万箱,排名200开外。那时谁能想到,五年后它的半年销量已经跻身八强,达到了惊人的39.62万箱。
五年前抽炫赫门的是异类。五年后没抽过炫赫门的,可能才是异类。
2、利群(新版)
2013年上半年,新版利群以52.20万箱位居销量第五。2018年上半年,它增长到93.23万箱,杀入三甲。高达41万箱的增量无出其右。
炫赫门和新版利群的现象级增长,是本文第二部分中“15档增加得最多”这一结构趋势的产品化表现。
3、黄山(硬一品)和黄山(新一品)
2013年上半年,硬一品销量48.21万箱(排名紧邻新版利群,是当时的第六大规格),新一品还未上市。
2018年上半年,硬一品销量4.11万箱,新一品为21.14万箱。
这两组数据造就了减量最大的老品和销量最大的新品。
但这更多地是“置换”刷出来的数据。类似地还有减量很大的白沙(精品二代)老品Vs销量很大的白沙(硬新精品二代)新品等案例。
4、红金龙(硬蓝爱你)
新品销量榜的冠亚军,新一品和硬新精品二代都依靠“置换”背景下的老品背书;但排第三的硬蓝爱你,14.48万箱的半年销量是实实在在独立拼抢出来的数据。
硬蓝爱你的批发价仅为76.32元/条,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品们求结构or求规模的两难。
5、贵烟(跨越)
将新品销量榜往下翻到第12位,终于出现了第一款一类烟(20档):半年6.92万箱的跨越。
这也是新品榜上排名最前的一款主打“非烟草香”的产品。陈皮爆珠的光环加持,或许会对后来的新品们有所启发。
6、红旗渠(软银河之光)
2013年上半年,有968款烟在售,销量排名第58的软银河有12.32万箱,犹领先于硬玉、蓝狼、黑兰州、软阳光等大牌。但五年后的今天,它已没有了销量,成为藏品。
软银河的退市,以及老品减量榜前六名扎堆了五款5元档,是本文第二部分中“5元档减少得最多”这一结构趋势的产品化表现。
五、品类
一个成立的品类,应该是各个品牌都愿意来做的,比如百元档、比如低焦油、比如薄荷型、比如短支烟。如果某品牌规定了一个字面意义很独特的香型,然后宣称自己是这个香型品类的领导者,却一直没人跟进,那么这个品类成立与否是值得商榷的。
这五年,成立且成功的品类至少有两个:一是细支烟,二是爆珠烟。
1、细支烟
2013年上半年,细支烟总销量6.64万箱,市场总量2664.7万箱,每401包烟里才有1包细支烟。
2018年上半年,细支烟总销量183.80万箱,市场总量2513.1万箱,每14包烟里就有1包细支烟。
炫赫门、十二钗、天下名楼、硬蓝爱你、777、爱尚、跨越、雨花石、黑格调、和润……或席卷全国,或名震一方。
脑补一下,从五年前穿越过来的烟民,在公共吸烟区对着满是细支烟头的烟灰缸揉眼睛的场景。
2、爆珠烟
爆珠是比细支更新的一个品类。2013年上半年,除了黄鹤楼在部分高端规格里试探性使用爆珠之外,市面上只有贵烟(国酒香30)和金圣(智圣出山)两款爆珠烟,这两款的销量合计才231箱。
2018年上半年,市售的爆珠烟已经超过百款,合计销量超过40万箱。涌现出了跨越、萃、心如意、峡谷柔情、高配玉溪、8度、金桥冰爆、宽窄、雪莲1960、辽宁16等一批著名的新品。
2018半年盘点(特别篇)到此结束,烟草这五年发生的变化,的确超出了很多人此前的想象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下一个五年,一起拥抱下一个五年将要发生的、超出想象的那些变化,一起把握下一个风口!
本文:烟语重楼非专业统计,云南巴菰非正式出品。如有错漏,欢迎留言指出。